聰明做健檢 預存人生存摺
現代人愈來愈重視健康觀念,願意做健康檢查的民眾也日益增加,各大醫院、醫療機構與民間健診中心看準市場趨勢,紛紛推出琳瑯滿目的健檢套餐、先進的健檢設備或是提供客製化的健康諮詢服務。然而,擁有先進儀器的健檢中心,或是昂貴的健檢套餐就是首選嗎?健檢項目愈多愈好嗎?另外,密密麻麻的健診報告數字,常讓人望之卻步,要如何聰明又有效的做健檢,為身體健康存下財富?不妨從以下兩個關鍵點著手:
關鍵一:選多不如選巧,適齡適性最重要
健康檢查的觀念是篩檢出潛在致病因子,而非診斷或治療病症,健檢項目選的多不如選的巧,先針對自己的身體狀況、年齡條件挑選適合檢查或加強的健檢項目,例如,一般人的內分泌與荷爾蒙約在30~35歲達到顛峰,建議30歲開始每2~3年進行一次健檢,通常一萬元以內的「半日標準健檢套餐」,包含基本的心臟機能超音波、三高指數(高血壓、高血脂、高血糖)、肝功能指數、腸胃道問題及腫瘤篩檢等,就能做到基本的篩檢防護,再針對個人的家族病史、性別、工作職業別風險等,挑選須加強的項目,例如內視鏡、甲狀腺功能、乳房檢查等,這樣的檢查既划算又有效果。
至於45歲以上的中高齡族群,身體機能可能開始走下坡,建議每年檢查一次,通常「一日(含或以上)的標準健檢套餐」或針對高危險群選擇性的增加健檢項目,例如骨密度、餐後血糖、眼底檢查(視網膜硬化程度)、口腔檢查(牙齒鬆脫)、防癌篩檢(核磁共振、正子掃瞄)等,以利及早發現病癥與控制病況。當然,如果身體不適或已有病兆,健檢的用意不大,建議直接到門診請醫師診斷、治療為優先。
許多人會崇尚先進醫療儀器或高科技檢查模式,例如,防癌篩檢項目中,一般人認為如電腦斷層攝影、核磁共振、血液影像學等檢查效果較佳,而非選擇傳統的癌症篩檢,但對正常人或年輕族群來說,有些不必要的檢查或追蹤卻隱含著風險,如放射線暴露、交叉感染等,可能會讓原本健康的人暴露在過量的輻射線中,反而對身體造成負擔,在風險評估下,這一類檢查較適合高危險族群或中高齡受檢者,這樣做檢查的好處才能大於壞處。
關鍵二:搞懂指標值、異常值,定期追蹤少煩惱
健檢報告如同「身體的存摺」,即使健康無虞,至少要保存十年,以備不時之需。然而,一本健檢報告中,許多的專業名詞與密密麻麻的數字,常令人有看沒有懂,更遑論收集歷年報告後,如何從數據的轉變察覺出身體變化的端倪?
其實,要精準解讀健康數據需要專業知識,有疑問時,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請教醫師,不過,若能建立基本的健檢數據觀念,更能有效做好健康管理,省去因諮詢而不必要的周折。
首先-要抱持一個態度
健檢數據的觀念要與時俱進,以免被專業名詞、數值範圍或舊觀念所誤導。
其次-看懂指標性名詞與數據
檢查報告中有許多篩檢項目,部份的專有名詞已是過去的例行檢查,而非今日醫師們判斷病徵的依據,例如,以往檢查肝功能指數會參考「SGTP(丙酮轉氨酵素)、SGOT(草酸轉氨酵素)」,如今則注重「AFP(甲型胎兒蛋白)」搭配「超音波檢查」數據互為參考,或者,想了解身體是否吸收過量不好的膽固醇,而產生心血管疾病隱憂,則要參考「低密度脂蛋白(LDL)」,而非「高密度脂蛋白(HDL)」的數值。
再者-搞懂正常值範圍與異常現象
一般人看到健檢報告出現紅字會慌張、沒有紅字就以為高枕無憂,這是較為片面的觀念,然而有些數據出現異常現象,仍要搭配其他參考數值,才能構成致病因子,例如,血液常規檢查中,白血球(WBC)正常範圍是3.8~9.8×103/ul之間,一般人以為出現異常值就是得到白血病,但有時只是身體遭到病毒或細菌的感染而發炎,仍要參考其他血液檢查或追蹤來下判斷。
最後,如果對健康財富有長遠規劃的人,建議盡量挑選固定的健檢中心進行定期追蹤,一來歷年數據的變化可以累積、比對、追蹤治療,較不會失去健檢的意義,二來較能保護個人隱私權,並進行長遠的健康管理,或者醫療團隊可針對受檢者年齡的改變、職業別的變化,提出較完整、以客為導向的建議,更能強化預防勝於治療的健康觀念。